《乐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一)背景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行动。
2021—2025年,实现双碳目标步入关键期,四川交通强省建设开启新篇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出行行动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建设全面展开,交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所面临的外部、内部形势对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公共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
(二)依据
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结合我市公共交通发展实际,编制了《乐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1—2025年)》。
二、编制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编制意义
总结分析乐山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明确“十四五”期间乐山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推动建立乐山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体系,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乐山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及游客的出行需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主要为乐山市中区,同时考虑城市公交线路在沙湾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夹江、井研等周边区县的延伸区域。
(三)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分2021年至2023年末、2024年至2025年末两个阶段进行。
三、规划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建立健全促进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先配置公共交通资源。通过五年努力,构建与乐山市城市发展和出行需求特征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网络,打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协调一体的公共交通线网体系,提供便捷舒适、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公共交通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可靠性,全面提升公共交通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高效。
四、主要内容
《规划》围绕乐山市“一核一副多点”的空间结构,核心区域以常规公交、社区公交线路为主,各点位间以快速公交、旅游城际公交线路连接,建立“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场站布局,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实现构建“产城一体、高效发展、特色发展、新区变新城”的理想空间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专项:
一是公交线网规划。至2025年末,乐山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总数达到58条,线网总里程达到995.7公里,平均线路长度为12.7公里(除去长距离的旅游公交和城际公交),线网密度为3.43公里/平方公里,300米半径覆盖率增长为82.6%,500米半径覆盖率增长为97.3%,平均换乘系数降低至1.19,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5%。
二是公交场站规划。至2025年末,拟规划公交换乘枢纽4处,公交换乘节点6处,公交首末站8处,公交停车场8个。
三是公交专用道规划。至2025年末,拟在龙游路、春华路、柏杨路、鹤翔路、长青路等城市主干道上设置8条公交专用道,总计37.9公里。
四是公交运力规划。至2025年末,乐山市中心城区公交车辆总数达1080辆,拥有量为15.50标台/万人。
五是公交信息化及电动化规划。至2025年末,力争实现公交基础设施信息化、公交出行支付信息化、公交运营企业信息化、公交车辆运营调度信息化、城市公共交通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化,并完善旅游导向的出行信息发布系统。城区公交车辆基本实现电动化,电动公交车专用充(换)电设施和公共充(换)电设施数量持续增加,满足绿色交通发展要求。
六是新老业态融合发展规划。至2025年末,乐山市中心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单车需求量达18902辆,电单车需求量达7107辆,巡游出租车保有量达1320辆,分时租赁网点8处,网约车得到进一步有序规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强化组织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督查督办,扎实推进规划期间各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二)加强政策支持,夯实规划实施力度
强化规划管理衔接,积极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多举措保障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保障,加大财政专项投入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财政政策,积极安排专项资金,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列入每年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
(四)完善评估制度,强化项目监督落实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绩效评估和规划调整机制,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完成。
(五)鼓励公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让社会各界充分参与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积极参与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