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协同 构建共治新格局——我市召开道路运输执法机构非法运营整治工作推进会
为纵深推进道路运输领域非法营运整治工作,强化交通运输执法与公安交警部门协同联动,4月18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织召开全市道路运输执法机构非法运营整治工作推进会。会议全面总结前期整治成效,剖析当前难点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为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各县(市、区)执法大队负责人、公安交警部门代表及省级执法单位相关负责人等30余人参会。
阶段性成效:科技赋能+协同执法整治行动多点突破
会议通报,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交通运输执法系统以“科技+协同”双轮驱动,形成非法营运整治高压态势。部分地区创新推行“大数据监测+网格化巡查”模式,精准锁定非法营运车辆活动轨迹,累计查获案件71件;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在重点路段、交通枢纽开展“错峰执法”“定点值守”行动,非法营运行为显著下降。通过社区宣讲、媒体曝光等宣传形式,群众对非法营运危害的认知显著提升,主动举报有效线索15条,初步构建“全民共治”格局。
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第四支队第七大队分享的“省地联动、信息共享”经验成为亮点。通过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实现案件协查、证据互认,大幅提升执法效率,为全市整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公安交警部门依托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在违法查处、车辆查扣等环节与交通运输部门高效联动,协同效能持续增强。
直面问题:执法短板与协同堵点亟待破解
会议指出,当前整治工作仍面临执法力量不足、装备配置滞后等问题,难以应对非法营运“机动性强、隐蔽性高”的特点。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不畅、联合执法机制衔接不紧密,导致行动合力不足。此外,部分非法营运车主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打游击”“反复违规”现象,进一步推高执法成本。
精准攻坚:四大举措提升执法效能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会议明确下一阶段整治重点:一是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各县(市、区)增配执法力量与装备,探索组建跨区域联合执法专班,提升执法覆盖面与灵活性。二是深化协同机制:搭建交通运输与公安交警常态化信息共享平台,制定联合执法预案,实现线索互通、行动同步、结果互认。三是科技赋能监管:引入智能监控、电子围栏等技术,精准识别非法营运车辆轨迹,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拦截”立体防控网;四是夯实共治基础:通过典型案例曝光、普法进社区等活动,增强公众安全出行意识,持续压缩非法营运生存空间。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为深化执法高地联动、凝聚跨部门治理合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攻坚,全力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